把拜习通话视为美中关系好转?未免太会幻想了

TNL 2021-09-13 19:15+-

把拜习通话视为美中关系好转?未免太会幻想了

吴瑟致评论文章: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上电话,这是拜登上台后,第二次与习近平一对一对话,前一次是拜登刚上任不久,事隔超过半年再度通话,对两大强权来说当然很重要,美中关系会怎么走下去备受外界关注。

“拜习二度通话”跟第一次相比,最大的不同当然是时机点,当时美国总统大选争议吵得沸沸扬扬,中国看待美国国内政治发展难免有所期待,总觉得那位让人捉摸不定的川普下台后,以拜登过去在担任奥巴马副手及参议员期间的对中态度,双边关系应该会有触底反弹的机会。

不过,也存有不确定的心理,毕竟“抗中”在美国已是跨党派的共识,加上美中竞争关系加剧,拜登的葫芦里卖什么药,中国是既期待又怕受伤害。

控管危机责任,美中关系依旧低迷

随著拜登国安团队展开对外战略的布局,从“四方安全对话机制”(QUAD)到与日、韩的“二加二外交国防高层对话”,甚至在“七大工业国集团”(G7)及“北约”(NATO)等各种全球性平台及组织,拜登政府无时无刻都高举“围堵中国”的旗帜,防堵中国的作法跟前政府相比,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原以为三月那场在阿拉斯加的美中外交高层“二加二会谈”会是一个突破的契机,中国纵然也做好了最坏的心理准备,但双方唇枪舌剑的争锋相对画面不断放送,国际社会已对美中对抗有了无法抹去的印记,虽然全球情势谈不上是进入“新冷战”时期,但“选边站”已是许多国家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要两边讨好保持平衡恐怕会脱离现实,这包括对“台海议题”的表态。

所以,当“拜习二度通话”结束后,不明事理的部分评论者就自得其乐的认为“美中关系将有机会柳暗花明,甚至会春暖花开”,甚至认为双边将进入“元首外交”的里程碑,不过,端看这些类似的观点,其实多是源自“中国即将取代美国”的成见使然;问题是,“拜习二度通话”真的是代表美中关系将突破僵局吗?

答案不辩自明,当然是困难重重。

把拜习通话视为美中关系好转?未免太会幻想了

首先,就已对外公开的两人谈话内容来看,如果外交上的礼尚往来是气氛融洽,那么恐怕会是过度自以为是的情势误判,虽然双方都谈及“控管危机”的责任,但在战略性讨论上却是各说各话毫无交集,中国要坚守国家的核心利益,美国再度重复表示对于双方工同利益上的合作,但不避讳两国竞争,只是要避免失控衍生冲突。

双方歧见仍深,中国才是麻烦制造者

纵然拜登向习近平表示美国无意变动“一中政策”的方针,但这从来都是美国政府的基本态度,或许可以解释成有维持“战略模糊”的意涵,但依旧是持续反制中国所带来的威胁。

换句话说,美国的一中政策并非等于向中国示好,反而更强调了“就算在一中政策之下,美国仍然把中国当成竞争对手”,如果依此逻辑来检视美国近日对“台海议题”的操作,结合盟邦异口同声表示对“台海稳定”的重视与合作,言下之意,维护台海安全就是阻挠中国势力的扩张。

可笑的是,国内部分亲中学者似有见猎心喜的心态,认为这是拜登向中递出橄榄枝,认为台湾就是“麻烦制造者”,这种出于个人政治喜恶的评论,根本无视理论与事实,更遑论是知识逻辑的不足。

退一万步来看,拜登的对中政策要改弦更张若要成真,他得要先有放弃连任的勇气,以及做好被民主党甚至国会跨党派责难的心理准备,因为此若成真,后年的期中选举将可能会惨不忍睹。除此之外,美国也将可能面临盟友相继离去的窘境,甚至直接让出扮演全球队长的地位,原本说好退出阿富汗的战略移转将成笑话,失信的霸权更会快速殒落。

把拜习通话视为美中关系好转?未免太会幻想了

事实上,正因为美国退出阿富汗,对外重心全心投入“印太地区”,当欧美国家相继调动军力在亚太地区展开合作,怎么会造成美国“骑虎难下”?这些举动在在显示拜登的全球战略是有次序且可预期性,而当诸多民主国家连成一线来防堵中国的威胁,那么谁才是“麻烦制造者”?当然就是“深信专制比民主更有竞争力”的中国,不是吗?

持平而论,美国再怎么不喜欢中国,或是担忧中国的崛起,扛起“抗中”大旗的同时,还是得和中国展开对话,但把“拜习二度通话”无限上纲为美中关系好转,甚至藉此曲解成台湾终将失败,这跟乱套“首战即终战”、“今日阿富汗,明日台湾”的“弃台论”又有何不同?

这些人情势误判的背后,凸显了内心那股“祖国伟大”的邪恶,倘若以为拜习通话是美中将建立常态性对话的开始,认为美中关系改善,那这种似是而非的论点才是真的在玩火,别忘了,拜登已经跟许多国家领导人“当面会谈”见了面,更也早与另一个对手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相见欢,而原定“拜习会”将可能在今年10月在罗马举办的G20场边举行,据传可能会流局不办,如今把通个电话遐想成美中将合作共管,未免也太会幻想了。

作者为法学博士,大学兼任助理教授、两岸政策协会研究员,曾放逐米国、神州当人质,长期观察两岸政经情势、产业经济议题,自许成为是拿著一把刀的评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