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兑的恶性循环……

凭栏欲言 2021-04-06 23:10+-

  3月31日,拜登公布了新的财政刺激计划,准备对基建投资2.3万亿美元。凯恩斯主义的一大特征就是基建拉动,近几十年以来美国基建似乎不很给力,但西方才是凯恩斯主义最早的信徒,曾经的美国也很中意基建。大萧条时期,罗斯福就留下了大量基建遗产,甚至在基建过剩的时候,罗斯福政府还雇人去挖坑——挖完再填,填完再挖。

挤兑的恶性循环……

  毕竟,挖坑填坑这种工程既不需要后续维护,也更难进行贪腐操作,相对大白象工程(不但没有效益还需要不断投入维护费,也更容易进行贪腐操作),挖坑填坑其实还是要稍好一些的。

  一 发钱与赖账

  罗斯福雇人去挖坑填坑是要给钱的,钱从哪里来?

  1934年,罗斯福强收民间黄金,规定黄金不能用于交易支付。不久后,美国政府通过《黄金储备法案》将黄金价格从每盎司20.67美元调整为35美元。

  美元是美国政府的欠条,而几个月内,美国政府下调美元含金量近半,让美元发行近乎翻倍,这是典型的政府赖账。

挤兑的恶性循环……

  美联储短期内发行美元近乎翻倍,这个坑挖的有多大?

  经济无非就是生产与分配。挖坑与填坑对经济生产一点作用也没有,这种行为本质上其实就是一种政府向民众发钱。通过政府发钱与政府赖账,改变了社会分配。将分配向低收入的(愿意去挖坑的)、边际消费率更高的民众倾斜。

  通过发钱与赖账,社会分配被改变。而政府赖账并不是没有后果的,只是爆发较慢而已。1970年代长期政府赖账的后果集中爆发,导致西方世界深陷滞涨。1971年,美元脱钩黄金,货币失去法定锚定,政府赖账其实已经变成常规操作,但由于锚定方式发生了变化,赖账更为隐蔽。

  二 商品(物资)准备金制

  无论有没有法定锚定,货币必须有所锚定,以锚定来保持货币价值稳定,才能让人愿意持有。

  各国央行货币政策目标的首要任务都是保持币值稳定,实际上是默认法币锚定是其对一揽子商品的价值(CPI)稳定。现代货币虽然失去了法律意义上的锚定,但默认锚定还在,默认锚定商品(物资)。

  1980年代之后,全球经济刺激都逐渐由财政刺激向货币刺激切换,货币刺激相对于财政刺激来说,出现了一种类似于金币本位制向金块本位制的转变。

  金币本位是直接使用金币(也可以是银币、铜币)当作通货,财政刺激(大基建)就是直接使用物资。

  金块本位制是国家储备金块,以金块储备作为发行纸币的贮备金,以此发行纸币,只要不发生挤兑,它能撬动储备几十倍以上的资金而保持汇兑比例稳定。货币刺激实际上是以商品(物资)作为贮备金来发行货币,只要不发生物资挤兑,可以发行物资储备几十倍以上的货币而保持物价(相当于纸币与黄金储备的汇兑比例)稳定。但问题是,任何储备金制度,最终都会发生挤兑。1971年代,黄金储备金制度最终以黄金挤兑结局。

  1971年后的这种物资储备金制度呢?

  三 美国基建的影响

  工业化完成之后,投机机会大为减少,对市场信息更敏感的私人比政府把握机会的能力更强,这时候加大基建反而会挤出私人投资,这时候货币刺激的效果要强于财政刺激。

  而工业化完成之后,商品制造能力大增,以商品(物资)作为准备金来印钞,也让货币政策获得了巨大的施展空间:

  货币刺激——提高经济产出——以经济产出作为储备金印钞——货币刺激——重复循环

  经济产出不断增加,货币洪水更快增加,一种路径依赖(货币政策依赖)形成。货币刺激是以物资(商品)作为储备金,只要不发生对物资的挤兑,货币刺激能力就一直存在。但经济产出的速度显然追不上印钞的速度,物资储备金比率越来越低。

  2020年,全球经济一片萎靡,代表了物资储备的下降。2021年,美元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阴霾。美国财政刺激一再加码,这很明显会推高美债收益率,美债收益率升高会吸引美元回流,迫使其他国家加息,而加息会压制其他国家经济产出。

  实际上美元财政刺激有双向的效果:

  1)投资拉动经济,对全球输出需求,拉动全球经济增长。

  2)推高美债收益率,刺激全球美元回流,施压全球金融泡沫,压制全球经济增长。

  但当前的世界是金融主导,这一点确定了如果金融泡沫崩塌,其所制造的经济下行压力,单靠加大财政刺激是托举不起来的。美元加大基建投资,刺激美元回流压制全球经济的效果会比输出需求拉动全球经济的效果更加明显。

  而压制全球经济产出,最终会减少了全球物资储备。

  四 一鱼N吃

  1971年美元脱离金本位之后,美元事实上是以全球商品(物资)作为隐性储备印钞。长达半个世纪的货币刺激,让物资储备金比率在迅速下降。而其他国家以美元作为储备印钞,将杠杆再次放大,物资储备比率继续下降。

  金融资产是一种提取物资的权利,同样是以物资为储备,全球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的比值创出新高,物资储备比率进一步下降。债务性资本以金融资产做抵押,将杠杆再次放大。

  一鱼N吃,物资储备就是那条鱼。

  如果债务性资本只是空转套利,这只是放大分母,对物资储备的挤兑反而较小。但如果债务性资本在实体到处投资(包括基建投资)的时候,这会消耗物资储备,这是直接缩小分子,这会影响物资储备比率迅速下降。

  当货币刺激到了极限的时候,代表已经以物资为储备发行了极限倍数级的货币。而当刺激政策向基建倾斜时,每一点实体物资消耗,都代表有极限倍数级的纸钞对应的物资储备消失了……

  当物资储备比率太低的时候,金融权利、M2提款权会不会挤兑物资储备呢?

  小结:法币可以随便印,但资源和粮食不能印;债务可以无限膨胀,但资源和粮食增长受制于可利用土地不可能无限膨胀;金融资产体量可以迅速增长,但对应的物资提取权,却受制于生产能力不可能迅速增长;当货币政策达到极限,基建却开始消耗物资储备的时候,物资储备的挤兑,已经走入了最后的恶性循环。

  • 最新评论
  • ccpccp

    你小看了过去30年全球生产力的巨大提高。美国已经长期面临通胀不足的难题,超过20年了!

    屏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