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反常派都是纸老虎(外六篇)

作者:余东海
发表时间:
+-

一切反常派都是纸老虎(外六篇)
正邪相遇,无论相持多久,终将分出胜负,产生两种结果:或正克邪,正义取胜;或邪克正,邪恶取胜。

邪恶取胜,非常态也,要因有二:一是力量对比悬殊,正义力量薄弱;二是道德相差不大,邪派特别邪恶,正派正义有限。

然复须知,邪恶势力都是反常派,邪恶取胜是人道最大的反常,必有很大的时空局限性。也就是说,邪恶取胜,兼具局部性和不可持续性。人道不可能全面性、全球性、永久性地反常,其一定范围和期限内的反常,或不坚或不久,终将恢复常态。最后结果只有一个:正义取胜!化用一句名言:一切反常派都是纸老虎!2020-7-21


爱身甚于爱天下
爱自身和爱天下相辅相成,而且,爱自身更为重要和根本。爱自身,包括爱惜自己道德良知和身体生命,自尊自重,约己以礼,任何情况下不失身于人;见几而作,明哲保身,非必要情况下不置身于危。只有爱自身,才能爱天下和救天下。孟子反对枉尺直寻,原因在此。王夫之指出:

“君子之爱身也,甚于爱天下;忘身以忧天下,则祸未发于天下而先伏于吾之所忧也。外戚也,宦寺也,女主也,夷狄也,一失其身,虽有扶危定倾之雅志,不得自救其陷溺,未有身自溺而能拯人之溺者也。孔子行乎季孙而鲁几治,非孔子固弗敢也。圣人之大用,中材所不敢效也。虽然,圣人岂有不测之术哉?齐人服,郈费堕,季斯一受女乐,而即决于行,无所凝滞,而必不与之推移。则一旦释然忘前此之功业,而逌然以去,无他,纯乎道而无私焉耳。圣人不可学而可学者,此也。”(《读通鉴论》)

如何爱身?孔子就是最好的榜样,其关键在于“纯乎道而无私”,惟道是从,惟义是图,一切听从良知的命令,没有不良的习气和欲望。此即成仁,唯仁者能爱人,能爱天下。“纯乎道而无私”即王阳明所说的“纯乎天理而无人欲”。王阳明说:

“人苟诚有求为圣人之志,则必思圣人之所以为圣人者安在。非以其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私与?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惟以其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则我之欲为圣人,亦惟在于此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耳。欲此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则必去人欲而存天理。务去人欲而存天理,则必求所以去人欲而存天理之方。求所以去人欲而存天理之方,则必正诸先觉,考诸古训,而凡所谓学问之功者,然后可得而讲,而亦有所不容已矣。”(《示弟立志说》)
2020-7-18


关于中美的一大误读
不小心点开一篇“深度好文”,认为美国版的全球化已经难以为继,中国版的全球化则脱颖而出。文章开宗明义:

“当今的世界,在美国利己主义的全球化体系中苟延残喘,而越来越强大的中国,已经坐稳全球老二的位置,则正在推进利他主义的全球化体系。”

这是关于中美政治的一大误读。利己主义是人生哲学,对立面是利他主义;个人主义是政治哲学,对立面是集体主义。美国的体系是个人主义,中共的体系是集体主义。立足于个人主义的民主法治,虽远逊于仁本主义的礼制德治,却远优于集体主义的极权人治。

同时有必要指出,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皆非正义,都会导致禽兽化,然相对而言,利己主义略好一点。故有“杨尽墨远”说,意谓一毛不拔的杨朱派比摩顶至踵的墨家离儒更近。换言之,利他主义更反常。如果在国际交往中实行利他主义,苦吾国民以利天下,特别反常。2020-7-18


政权与民意
任何政权要成功和维持,都有赖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即民意支持。或说:得天下未必要得民心。暴秦得天下,得民心了吗?答:暴秦的不断壮大和最终成功,离不开大量秦民和各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为秦国统一抛头颅洒热血的秦军大多数来自于民间,为之效犬马之劳、极鹰爪之能的文臣武将,很多也是民间人士“成长”起来的。

社会生态和民德民智败坏到一定程度,就会有很多人为了眼前一时之利而助恶帮凶并以之为荣。如此一来,极权主义恶之花的绽放就是大势所趋。

因此,人民需要良好的文化教育、舆论引导和道德教化,以开其智,以充其德。儒家就是开智充德最好的文化。圣贤君子若能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不仅是儒家之幸,更是国家和人民之福。而儒家要得势得位,亦离不开一定的民意基础。2020-7-19

悼王镇华先生
惊悉王镇华老先生仙逝,不胜伤怀。曾与老先生几度接触,其学简易高明,兼儒味道风之美;其人温润谦和,有清风朗月之致。曾奉黄明雨先生之命,为其《道不远人,德在人心》写读后感《清风朗月夜窗虚》。兹重发旧作,以寄哀思,并悼以嵌名联曰:

草木亦同情,痛文化中华失重镇;
乾坤自有道,接直心王子返清虚。

注:老先生有语:“乾坤的孩子不忘本,真道的大人有性情。”余东海2020-7-20


知其末更要求其本
龙在野厅友说:“如果不揣其本而齐其末,儒家不仅近禅似禅而已。重视个人似杨朱,胸怀天下似墨家,中央政权似马列,民间自由似欧美;与时俱进、谋略灵活似法家,宗教性似耶教,静坐参悟似佛老。”

此言甚是。本末者,根本和枝叶、本源和支流、本体和作用、本质和现象也。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正是各种杂家、外道和糊涂学者的通病。不揣其本,仅论表现和迹象,任何异端邪说都可以用儒言儒语去解释和比附,中偏、优劣、正邪、善恶、义利、华夷、人禽等界限都将荡然无存。

不明本质只见现象,不知精神只见表现,就很容易被表象所惑,对很多似是而非的行为表现,更是无从分辨。一些学者将马家的内定制比附为禅让,若非故意粉饰,就是惑于表象。

又如,妥协和绥靖,宽容和纵容,通权达变和见风使舵,仁爱和兼爱(博爱),恻隐之心和妇人之仁,择善固执和顽固不化,忍辱负重和苟且偷安,当仁不让和为利而争,见义勇为和暴虎冯河,仁道自信和魔道自负……等等等等,无不形似实异。要认清两者本质,作出正确区分,必须具备明辨功夫。2020-7-21


除却儒家无中道
或对东海“欲求中道唯儒门”的观点不以为然,认为大乘佛教特别是一乘佛教有不二中道义。龙树菩萨的《中观》就是中道,《六祖坛经》亦反复开示“二道相因,生中道义”。

答曰:佛教大乘一乘和《中观》《六祖坛经》,皆非中道。《六祖坛经》离中道较近,终究未能摆脱出世法的基本框架。

佛教也讲佛法在世间,反对离世觅菩提,但这些都是方法论,不影响其本体论求出离而入涅槃的绝对性。

中道不是自称的,必须得乎道体之全,道器、天人、本末、体用并全,全体大用,体大用全。儒家所认证的道体是太极,乾元为主而乾坤并建,万物资始乃统天,生生不息,至诚不息,其体何其大哉;儒学道德挂帅而内圣外王,内可成就圣德,外可建设王道,其用何其全也。故特此重申:除却儒家无中道。

而佛教,于大学八条目,格致齐治平兼欠奉,于诚意正心,依稀彷佛而已。其体主空寂,其用主出世,不能立足于人道,不足以建设王道。《华严经》说大菩萨在各种世间做王,空话耳,因为佛学并无政治学,对政治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设,既无思想研究,更无真实实践。2020-7-21